前言
在新能源汽車領域,電驅動系統的效率是衡量其性能與經濟性的關鍵指標之一。
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,各大車企紛紛在提升電驅效率上展開了激烈角逐,旨在為消費者帶來更長的續航里程、更低的能耗以及更環保的出行方式。
01夸克電機:技術巔峰與成本挑戰
前段時間,廣汽公布其研發的夸克電機以其單電機最高效率達到98.5%的驚人表現,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。
這一突破性成果得益于其創新的材料應用—定轉子疊片采用非晶合金。非晶合金作為一種高性能磁性材料,具有優異的磁導率和低損耗特性,能夠顯著減少電機運行中的能量損失,確保電機在高效率下穩定運行。然而,這些高端材料的使用也使得夸克電機的制造成本大幅上升,成為其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一大障礙,雖然號稱量產,但是這個“量”會是多大量值得持續光顧。
02 提升效率的兩條路徑:堆硬件與堆系統
面對電驅效率提升的需求,行業內主要有兩種策略:一是通過“堆硬件”來實現,如埃安等非晶電機的應用;二是通過優化“系統”來達成,如比亞迪等企業在逆變器控制技術,系統集成上的精進。
1.堆硬件
如上文提到的埃安,選擇采用更為先進的電機材料和技術,如非晶合金,或者鐵損比較低的硅鋼片,來直接提升電機的單體效率。這種方法見效快,但成本高昂,且受限于材料科學的發展速度以及材料的規模化。
2.堆系統
比亞迪則選擇了另一條道路,即通過提升逆變器的正弦性、本人測試過多個公司逆變器,發現比亞迪逆變器雖然硬件不是最好的,但是其尖峰電壓,輸出波形的正弦性是比較靠前的,同時,推動多合一技術的應用,減少系統組件間的能量傳遞損失,從而實現系統效率的整體提升。這種策略更注重系統的整體優化,成本相對較低,且更具可持續性。前段時間比亞迪推出的12合1就是基于這個理念產生的,沒看過的觀眾可以回顧以前文章。
03?系統效率才是核心
在權衡電驅效率與成本之間,筆者認為,比亞迪所走的系統優化路線更具長遠意義。誠然,夸克電機等高端技術代表了當前技術的巔峰,比較具有突破意義。但是消費者最終還是買的是車不是電機,相比之下,通過優化逆變器技術、提升系統集成度等方式,能夠在保證一定效率提升的同時,有效控制成本,使更多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新能源汽車帶來的便利與環保。
此外,系統效率的提升不僅僅關乎單體硬件的性能,更關乎整個系統的協同工作能力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,系統的高效運行是保障車輛性能、延長續航里程、降低能耗的關鍵。因此,只有在系統層面進行深入優化,才能真正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全面升級與普及。
總結
綜上所述,新能源電驅效率的提升是一個復雜而艱巨的任務,需要企業從多個角度進行探索與實踐。在這個過程中,選擇合適的路徑與方法至關重要。對于整個行業而言,只有在不斷提升技術水平的同時,兼顧成本與效益的平衡,才能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。
來源:RIO電驅動